从2004年起,曾经一度处于灰色地带的私募基金,终于开始了“阳光化”进程。在经历了2007年大牛市和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,方兴未艾的阳光私募开始不断崛起,也渐渐为投资者所认知。至目前,经过了七年多的发展,阳光私募的管理规模已步入千亿时代,成为了证券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。 表面上看,这个领域的未来一片阳光。然而,走近之后,记者发现,受今年股市不振的推撞,它们也未能逃开“七年之痒”,茂密丛生的同时,亦是荆棘重重。 业绩瓶颈 靠天吃饭弱市难谈盈利 “如今,投资者对阳光私募的要求越来越高,跑赢公募基金似乎已是理所应当的事,跑不赢才有问题。在震荡不前的市况下,私募业绩优势越来越小。”私募人士吴先生对记者表示。 2004年以来,私募精英搏杀于股市的财富神话一直不绝于耳。但阳光私募的业绩几乎集体溃败,正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次危机。据统计,截至8月1日,存续中的结构化产品和非结构化产品总数为1576只。其中,今年以来仅有508只产品取得正收益,有超过2/3的产品出现亏损。从总体业绩看,阳光私募产品今年来的平均收益率为-2.89%,虽然继续跑赢公募基金和大盘,但相对前几年私募业绩的“风光”,明显逊色很多,甚至遭到了投资者非议。 在刚刚过去的7月,阳光私募的确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能力,业绩平均上涨3.17%(仅取2011年7月15日-31日公布净值的676只私募),580只取得了正收益,但行业内部的洗牌让人难以忽视,再度暴露了行业发展的良莠不齐。惨淡经营多年的个别中小私募开始退出,11只产品遭到清盘。据好买基金统计,今年以来被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已达到40只,另有30多只产品因净值过低面临清盘风险。 相关人士指出,正是业绩的滑落促进了阳光私募行业的再洗牌。不过,应理性看待业绩波动,修正对阳光私募行业过高的预期。 股票市场行情不好,赔钱的不只是散户,阳光私募也不例外。“这个行业绝对是‘靠天吃饭’,市场不好,那就一分钱没得赚。高风险,高收益,是它的本质特征,能否大把分钱,要看私募的净值。当然,年成好的时候,风调雨顺,各方条件具备,好的私募产品可做到一年翻十倍。这种极端机会一生中只要逮住一次,便可衣食无忧。可惜,年成并非总是那么好。像今年,这种牛皮市就非常难熬。”上海某私募操盘手于先生无奈地说。 规模瓶颈 发行遇冷面临亏本经营 阳光私募要想赚钱,除了提高业绩外,扩大规模也是必要途径之一。规模越大,取得正收益后的提成越多。规模扩大一倍,与绝对收益增长一倍所带来的利润是一样的。 然而,因赚钱效应减弱,投资者投资意愿降低,今年以来,阳光私募的发行遭遇了空前的冰点。截至目前,有数据可查的延期募集的产品多达16只。日前还有消息称,深圳一家私募6月发行时因募资不足而惨遭失败。值得一提的是,据了解,该私募具有券商股东的背景,且在某大型国有银行的深圳分行发行,这两个“实力帮手”都有心无力,发行遇冷的程度可窥一斑。 未能成功挽救大势。某私募研究人士告诉记者,今年市场资金面一直较为紧张,特别是6月底,这段时间发行产品“难于上青天”。 业绩不佳、规模上不去,那些中小型私募更是苦不堪言。高额的账户费用、每月的经营支出,亏本成了必然。日前,一位私募人士在自己的微博中称,上海一家并不算小的阳光私募的研究员几乎走光,公司负责人暂时也不准备继续招人,说看看行情再说,如果行情不好,则改租小的办公室,且一切精简。另据说,深圳一家私募只剩下了基金经理一个人,其索性回家“办公”。 人才瓶颈 多是基金经理唱独角戏 阳光私募在市场空间确立的同时,业内人才瓶颈也日益突出。即使相较于人员流动逐渐增多的公募基金,它们的劣势也依然明显。 首先是人才质量上的欠缺,这也是制约私募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很多阳光私募在人才团队的培养和传承方面都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。经常可见的情况是,一个团队除了基金经理之外,其余都是新入行的新手或者经验很少的人,基本上基金经理一人唱独角戏。在一些中小型私募,基金经理多同时兼任公司负责人、操盘手、研究总监等,职责繁重。 其次,在管理上,即便是一些处于一线的私募公司也多存在问题。部分公司决策考核依靠老总“拍脑袋”决策。有些公司的员工工作职责中,甚至无法把公司老总的个人事务和公司事务区分开来。这种典型的“江湖气”现象在业内广泛存在。 还有人员流动造成的人才“失血”。近两年来,大批来自公募、券商和民间的人士纷纷涌入私募行业,不少新设立的团队延续以往私募“一两间房,四五个人”的低端模式,走低成本之路。而这种吝啬的经营模式,自然也限制了除基金经理外的人才发展。“外面的人不愿进,里面的人想出去”,上海某私募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,时下,私募的研究员和营销人员跳槽情况较为严重。研究员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,往往跳槽到证券研究所、基金公司或更好的私募;营销人员往往遭到同行高薪酬的挖脚。 而基金经理层面的分裂,对于私募基金来说,更是重磅打击。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,近两年私募基金经理以上级别人物跳槽事件就有五六起,如唐雪来离开新价值,创立财富成长;菁英时代副董事长文婷离职,创立富来投资;金中和原投资总监邓继军和研究总监彭迅离职,创立泰达鼎晟;原合赢投资合伙人刘鹰携“春天一号”离开,并在今年初设立上善御富等。然而在辗转新私募后,业绩下滑的例子很多。 基金经理生活苦压力大 一般人对私募大佬们的想象,无非是令人咋舌的天量资金、瞬息万变的股市搏杀,还有大把大把的年底分红。但走近他们,你会发现,他们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。 深圳一家知名私募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:早晨,6点30分必须起床,提前规划一天的工作;第一件事看美股,7点左右浏览完当天新闻,同时看完三大证券报以及相关的财经频道。接着,去公司,看公司投资部做的投资报告,召开研究员探讨会,听取意见;9点左右,看券商投资报告,对大盘的看法,对个股的看法;9点15分,股指期货一开,全天真正的战斗宣告打响;9点30分,进入到紧张的实战状态。 下午3点收市,稍稍喘息一下,又开始汇集一天的各种数据,总结操盘的经验和得失,这通常需要两个半小时的时间。然后休息,回家吃晚饭,有时出去应酬。到家后,再上网,看各大财经网站的消息,记录自己要观察的板块和个股,且等待欧洲股市开盘和美股开盘。“每天基本到晚上12点以后才能上床睡觉,若当日行情不好,或自己操作不好,往往思索一宿,清醒到天亮。”他无奈地笑笑说,“做私募确实很辛苦、很枯燥,基本每周只能休息一天,有时甚至没有休息。两年下来,就发现自己体质越来越弱,肚子越来越大,家人都很担心。” 此外,据记者了解,尽管入这一行的人大多具有证券公司、基金公司、银行等行业从业背景,多年的起起落落、耳濡目染,让他们对于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财富司空见惯,但是,他们的心里无一时轻松。“拿的是别人的钱,其实,比拿自己的钱炒股压力更大,每周的排名、每月的排名、客户的问询质疑,在行情不好的时候,往往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。人前风光,人后凄凉”,上述基金经理表示。 2009年2月,私募元老、晓阳投资44岁的董事长杨骏辞世,再次敲响了私募基金经理的健康警钟。在此之前,一位李姓清华硕士毕业的私募基金经理患抑郁症跳楼自杀;还有南京一家私募的周姓基金经理,因不堪压力,手刃妻儿后跳楼自杀…… 身份瓶颈 合法地位尴尬信托卡脖 私募基金在法律上没有主体地位,催生了阳光私募这样一种“相对合法”的投资主体。但是明确对阳光私募进行界定的法律条文迟迟不见出台,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实质上也是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,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其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,监管层往往顾及不到阳光私募这一没有明确身份的“孩子”。 我国现有的《证券投资基金法》于2004年实施,到现在已经七年,该法律对私募基金一直没有很好的规范。尽管私募基金是在法律的豁免条款下生存的一种基金,但是这个豁免的界限并不是表述得非常完整。 2009年7月,为完善新股发行机制,防止大企业、大机构通过信托平台广开股东账户提高中签率的投机现象蔓延,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,证监会叫停了信托证券账户新开户。由于信托公司开设股东账户被暂停,需借信托渠道发行产品的阳光私募行业陷入极大的困境。 随着信托证券账户的停开,一些信托公司借机高价叫卖老账户,最高价甚至达到阳光私募总盈利的5%,且光有钱还不行,阳光私募需有良好的业绩史才能拿到。深圳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反映,“信托公司一个账户一般要价400万元,关系好的也需要200万元”。 即使账户要价不高,信托公司也会在手续费、盈利分成等方面抽取利润。晨星调查显示,时下,阳光私募管理费的大部分(约占75%-100%)都交给了信托公司,仅能靠提取业绩报酬实现盈利。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阳光私募的续存期为3-5年,还有些私募基金是永续性的。这就意味着,要么这些私募基金公司 3-5年没有任何(或只有少量)经济来源,要么它们得被逼将基金的续存期调整为一年(或每年清盘、再重新发行),前者将导致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无法生存,后者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。 对此,深圳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表示,信托平台在早期阳光私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,也适合现阶段A股市场现状。但从国外经验看,采用 “有限合伙制”模式是主流,这样私募基金不用受制于信托公司控制,只要业绩得到客户认可就可以发产品。而对于“有限合伙制”私募的征税问题,他表示,“海外对冲基金可以采用在开曼群岛等地注册的方式来避税,而在内地,只能寄希望于正在修改中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中能够明确,否则阳光私募如何发展将是一个‘无解 ’的问题”。 “赚钱才是硬道理”,不赚钱一切免谈。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理性,投资者也不理性,质地好的股票往往不涨,质地差的传闻股票却往往涨得像疯子一样。据记者了解,我国的阳光私募虽然奉行的是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相结合的理念,但纯粹“投机”的趋势投资目前是很少有人做的。 价值投资难以执行,阳光私募又面临上述诸多瓶颈,“阳光大道”入口究竟在何方?这已成为目前很多私募基金经理冷静反思的问题。曾在与一些私募大佬们的交谈中,有人戏谑地表示,要想发展,保险的赚钱方式只有“坐庄”,比比谁的资金量大,现在大宗交易市场的“坐庄”套利就是被逼出来的。“逼良为娼,如果这就是阳光私募的未来,那就太悲哀了。”私募人士刘先生感叹。 |